世锦赛感悟:球星与整体不矛盾!高水平联赛和教练成就意大利夺冠

中国女排在本届世锦赛的折戟,引发了人们对于球队核心球星作用的深刻反思。诚然,整体排球固然重要,但拥有一位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、力挽狂澜的“核心球星”,与团队配合并非水火不容,反而相得益彰。回顾本届世锦赛四强——意大利、土耳其、巴西、日本,无一例外都拥有各自的核心人物,但她们的整体性同样出色。土耳其女排在归化瓦尔加斯后实力得到质的飞跃,便是最好的例证。核心球星在冲击强敌、胶着战况、球队卡轮、局末关键分、赛点时刻等关键时刻,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。

反观中国女排,近年来并非没有核心。朱婷之后,李盈莹逐渐崭露头角。袁心玥的超强两点攻也能有效牵制对方的拦防。然而,本届世锦赛高意的牵扯力和效率明显不足,李盈莹又饱受伤病困扰,加之朱婷与排协之间存在一些问题,最终导致中国女排无缘八强。

“核心球星”的重要性,人尽皆知。但现实的困境在于,朱婷处境尴尬,李盈莹尚未恢复到最佳状态,中国女排的核心力量存在缺口。或许正因如此,排协才更加强调“打整体”的策略,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之举?

郎平曾说过:“能力强者遇到问题想着怎么解决,能力弱者遇到问题想着怎么推卸责任和逃避问题。”大道至简,过多的理由和解释,往往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,意图浑水摸鱼。意大利女排近年来成绩斐然,土耳其女排也在世锦赛上刷新队史最佳战绩,这都证明了国内联赛的重要性。一个出色的联赛,与一个优秀的教练团队一样至关重要。意大利女排教练团队在比赛中展现出的细致观察力,比如第一局对一次争议球的果断挑战,都令人印象深刻。反观中国女排,这样的场景似乎并不多见。

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过去两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不同景象。东京奥运会上,球员与郎平之间的互动令人动容;巴黎奥运会预选赛失利后,队员们为未能帮助主教练蔡斌出线而伤心落泪。主教练在球队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?郎平在比赛和训练中,偶尔也会有严厉的神情,但队员们都明白那是为了她们好,更不用说她在生活中给予球员们的方方面面的帮助。教练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指导球员,更要在精神层面引领和支持她们。

"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